保安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一個民族﹐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﹐明朝萬歷年間曾在青海省同仁縣境內設置了保安營﹐修建了保安城﹐隸屬河州衛﹐後來形成的保安族與保安營﹐保安城有關﹐根據他們的傳說﹐語言特點和類似蒙古族的某些生活習俗﹐保安族可以認為是元明時期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﹐再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﹐同周圍的回﹑藏﹑漢﹑土各族長期交往﹐逐步形成的一個民族﹐他們原住同仁境內隆務河岸兩邊的保安三莊﹐清朝同治初年﹐由於受當地喇嘛教隆務寺封建農奴主的欺壓﹐被迫遷徙﹐在循化住了幾年﹐又轉入甘肅﹐在積石山邊臨夏大河家﹑劉集一帶定居下來﹐他們居住的大墩﹑甘梅﹑高李等村莊﹐仍被習慣的被稱為保安三莊﹐保安也就成了民族的名稱。